水电站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
小湾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的特点和难点:一是门槽高(最高165m)和呈81°斜门槽;二是坝体分时段(不同年分有不同挡水高程要求)挡水,使门槽必须随混凝土上升分时段成型。(大坝分期挡水,门槽分期分段安装)这给金结安装的测量放样和控制精度带来较大困难。据此,我们拟采用如下测量放样方案。
1 建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专用局部控制网
(1)专用局部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周围的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建立并测设各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区的专用局部控制系统,各金属结构安装施工区的专用控制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误差不大于±10mm。
根据专用局部控制网点,建立金属结构安装轴线控制系统,并做好标记。此系统作为整个金结安装的控制系统。随着施工高程的变化,平面系统利用正倒镜投点法及时将轴线点进行传递,高程系统采用钢带尺传高法进行高程传递,并做好点的标记。
(2)高程控制基准的建立
选定2~3个水准点,以施工区域的等级高程控制点为基准,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作为金属结构安装的高程控制基准点,并随坝体上升,进行高程传递。局部控制系统建立后,不得破坏或更改,保证整体金结安装控制系统的一致性、准确性。
2 安装测量放样方法
独立安装单元点线的测放,以安装轴线和高程基点为基准,组成相对严密的局部控制系统,采用高精度光学经纬仪配合钢带尺量距的方法进行放样,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的精度测放安装点线。对于无法分段丈量的水平距离采取高精度测距仪或全站仪用“差分法”进行量距。每次放样完成后,对放样点之间的相对尺寸关系进行检核,并与前一次的放样点进行比对。单项安装工程竣工之后整理安装测量竣工资料。
安装测量放样与验收以安装轴线和高程基点为基准,对于每个施工单元,高程以引入的水准基准点为基准,方位和平面定位均以轴线控制系统为基准。方向线测量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正倒镜投点两次取其平均值,并确保后视距离大于前视距离。采用具有细、直、尖特点的铅笔等工具作为照准目标;钢带尺量距时,保证检定拉力,每次读数估读至0.1mm,并进行倾斜、尺长、温度等各项修正。不便用钢带尺量距或量距超过30m时,采用全站仪“差分法”施测,测量放样与验收时保证足够的精度。
放样完成后,对放样点之间的相对尺寸关系进行检核,并与前一次的放样点进行比对,确保放样成果准确可靠;检查时,采用与放样时不同的设站方法对放样点进行检核,其检核较差不超过相应放样限差的 倍。
在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定期严格检测布设的安装基准点,每个单项工程完工后,都进行安装基准点复测,并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测放质量。
3 安装测量验收
根据测量放样的平面和高程点位,待结构物调整到位后,实测结构物的平面和高程点位,确定安装质量和进行验收。
篇2: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资料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资料的管理
1总则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维修、扩建、改造、重建的重要档案资料。真实、及时、完整、图文并茂,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要求》b/t50328-20**)的要求分类、整理、归档。包括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工程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资料。
工程施工资料由施工单位分别立卷,整理好相应的工程档案资料后,提交监理公司审核,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后送建设单位,最后由建设单位把全部档案资料送质监部门及城建档案馆审查并存档。
2工程资料管理架构
施工资料是项目经理部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履行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凭证,在其收集产生的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造成施工资料不齐全,因此,在施工资料管理过程中建立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把施工档案资料的每部分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直到每一个人,做到职责明确,各负其责,并层层审核把关。从而形成以项目部经理为龙头,以项目资料管理人员为核心,以各职能部门为保证的施工档案资料管理体系。
3施工过程资料管理措施
3.1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目的
1.确保工程质量
及时收集各种原材料证明文件及施工试验资料,杜绝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并通过各种施工试验数据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加以处理。
2.为施工生产服务
及时提供完整、准确的文件和资料,使生产指挥者和各级施工技术人员随时掌握质量动态,对前期的施工状况及下一步施工规划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加以调整。
3.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各单位工程施工档案资料的分析,及时总结出先进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4.向建设单位提供齐全的、准确的质量和安全保证资料,为竣工工程所合理使用、维修、改建、扩建提供可靠的依据。
5.为鉴定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质量提供原始凭证。
6.满足城建档案要求。
3.2文件和资料的管理措施
施工档案资料的管理是企业技术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单位工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直到工程交工验收的全过程,都必须建立和管理好工程档案。
项目部成立后,资料组根据项目部的管理设置情况,以图表的形式把单位工程施工档案资料的内容逐一分解落实到各项目分部及有关施工人员,从而形成项目工程施工档案资料管理的完整体系。
有关工程资料管理人员从项目开工日起,注意收集与工程施工有关的、有价值的各种资料、会议纪要、设计变更通知、图纸会审记录等技术性文件。同时,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提醒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对同步工程的情况进行标识,并办理工程报验手续。对施工图纸进行收发记录、保管,建立项目部文件资料档案总目录册,并对已发生的质量记录及有关的文字材料进行标识、登记、保管。收集工程资料的同时,要注意把水、电、风等分部的工程资料分开存放,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目录册及收发台帐(何时收、何人收、何人借)。工程完工后组卷、归档。
其具体要求如下:
1)项目部应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组织施工人员及时认
真填写施工质量原始记录(即自检记录)。
2)所有质量记录及有关资料均由项目部资料员保管,待工程竣工时组卷归档。
3)所有隐蔽工程验收、分部工程中间验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检查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及时对施工记录予以确认。
4)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内容应保证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真实、及时、完整、图文并茂,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要求》(gb/t50328-20**)的要求分类、整理、归档。整理时做到分类科学、规格统一、便于查找、字迹清晰、图形规整、尺寸齐全、签章完整、没有漏项,并不得用铅笔、一般圆珠笔和易裉色的墨水填写和绘制。
5)所有工程技术资料必须进行明显的标识,并建立相应的收发台账。
6)工程技术资料应分专业分系统进行归档保管。并设立卷内目录及备考表。
7)用于编制竣工图的施工图,应由建设单位按合同规定的份数,与施工图同时提供给我司。项目资料管理人员应妥善保管,不得作现场施工用。施工图(包括竣工图)上应加盖设计院、建设单位公章。
8)竣工图应加盖竣工图专用章(城建档案馆规定的模式)。
9)所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文件、资料、来往文件应设立发文登记台账或收文登记台账。以便日后追溯。定期组织检查,分阶段收集整理档案并要求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3.3资料的编制和组卷
1)安装工程资料内容
施工资料的内容可归纳为五部分:质量保证资料、质量管理技术资料、竣工图、质量检验评定记录和经济资料。
2)质量保证资料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本工程质量保证的资料内容包括:消防水工程: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隐蔽验收记录、中间验收检查记录、分部交工验收记录;
机泵安装记录;
设备机组试车试运转记录;
管线焊接检查记录;
管道阀门强度、严密性试验及吹洗记录;
排水管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电气安装工程: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隐蔽验收记录、中间验收检查记录、分部交工验收记录;
电缆铺设记录;
电气设备试验调整记录;
电气设备绝缘检查记录;
建筑物和构筑物防雷接地电阻检测记录;
电动机检查试运转记录;
线路及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设备安装工程记录;
发电机性能试验表。
暖通工程:
设备开箱检查记录、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隐蔽验收记录、中间验收检查记录、分部交工验收记录;
系统洁净、吹污、清洗记录;
通风机试运转与通风系统风量测量调整记录;
空调器性能测定与室内空气参数测定调整记录;
空调调试报告;
管线焊接检查记录;
管道阀门强度、严密性试验及吹洗记录;
机泵安装记录;
设备机组试车试运转记录。
3)本工程质量管理技术资料
开、竣工报告;
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质量计划;
图纸会审记录;
设计变更通知;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卡;
施工日志;
建筑安装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施工总结;
消防验收报告(由消防局验收核发)。
4)竣工图
5)各分部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6)经济资料,即经审定后的工程预算和决算。
3.4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要求
质量记录必须具有及时、准确、齐全和真实性,才能客观地反映工程质量情况,有利于质量评定的顺利进行。
1)质保资料及质量管理技术资料的编写
水、电、风分部工程质量记录或验收资料应根据相应的国标施工验收规范或图纸设计要求,结合施工过程实际的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填写。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的编写当分项工程质量不符合优良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格的规定时,必须及时处理,返工重做,重新评定质量等级。
2)竣工图的编制
竣工图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维修、扩建、改造的重要依据,为此,施工管理人员应特别注意竣工图的绘制工作。在施工阶段应将管线设备变化情况及时地描绘在竣工图上,以确保竣工图准确完整地反映设备管线的实际安装位置和数量。
按图施工无变动的,由施工单位在原施工图上加盖"竣工图"章标志。
发生一般性设计变更,能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的,由施工单位用绘图墨水在原施工图上修改,修改部分加盖修改章,并注明设计变更通知单上的编号或卷宗号,且加盖"竣工图"章标志。
发生重大设计变化的,如结构形式改变、工艺改变、平面布置改变、立面造型改变、项目改变等,不易在原施工图上修改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由设计单位负责重新出图。
竣工图一定要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符。竣工图章应有编制单位、编制人、技术负责人、审核人签名、编制日期。
3.5工程施工资料的归档和组卷要求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江苏建办(1992)003号《关于南京市建设工程文件材料整理和档案移交办法的通知》的规定,对施工档案资料的总要求是:
档案记载要及时、完整、准确、真实,签证齐全、图样清晰、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或其它易于褪色的墨水书写和绘制。
资料用表按《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资料统一用表》,各专业的质量记录、材料合格证应按时间顺序或系统分类登记,建立相应的资料目录册。
统一规格,组成案卷。
文字材料按各分部工程资料顺序排列。
文字材料的装订要求整齐、美观、结实。
每单位工程竣工资料组卷后,应按城建档案馆的要求,建立档案目录册及档案移交书,并随工程竣工资料移交建设单位。
3.6工程资料的立卷、整理方法
立卷时,首先把本工程发生的一切质量记录、设计变更、图纸会审及材料设备合格证分类,水、电、风等三个分部的文件材料要分开整理、立卷。
把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图纸会审、设计变更通知、业务联系通知单、施工总结、调试方案、竣工报告、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消防验收报告等综合性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归为一卷;把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产生的质量记录、材料、设备合格证、交工验收报告、锅炉检验报告等资料归为一卷;把电气安装工程产生的质量记录、材料、设备合格证、交工验收记录、发电机组调试报告(包括发电机组环保检测报告)等资料归为一卷;把通风空调系统产生的质量记录、材料、设备合格证、调试报告等资料归为一卷。
3.7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按照有关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要求,我公司将提供以下有效、齐全的资料,以保证工程符合竣工验收的条件
1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工程竣工报告;
3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4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验收报告;
5我公司签署的工程质量保证书;
6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验收意见书;
7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验收合格证;
8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质监站提出的整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篇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物资供应
物资按期保质保量供应,是保证工程质量优,工期按计划如期实现的基本条件。为此,我们按如下部署组织实施。
①在施工前,各专业技术人员以施工图为依据,分别编制工程所需的物资供应总计划,经审核作为采购备料的依据,该计划应与总进度计划相对应。在施工中,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分期编制阶段性物资要料计划,提交项目经理审批。
②根据合同要求,项目部应和业主共同划分各自供料范围,并依据现场实际进度,提前半个月向业主上报需由业主采购的设备、材料进场计划。
③按甲供设备、材料清单,落实督促按期到货。成立接、保、检小组,认真做好接、保、检工作。
④项目部自供物资。依据备料计划,按业主或设计确定的供货厂商,集中采购,分期供货。于工程使用前一周,搬运至现场。
⑤小型零星材料按月进度计划编制备料计划,提前15个日历天备料,按周计划限额领料。库存适量的常规小型材料,以便急用。
⑥做好材料等物资的平衡调整。
⑦选择合格的分承包方。
(2)中标后,各专业施工员将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按施工段,分层次列出设备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进场时间的详细计划表,上报监理、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