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梧二中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对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消除流感疫情带来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田梧二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学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加强学校日常管理与监测,各班级做好晨检、因病缺课等方面上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甲型h7n9流感疫情在校园内不发生、不蔓延。
二、组织管理
1.成立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zz
副组长:zz
成员:zz
2.领导小组下设医疗组、消毒隔离组、保卫组、后勤保障组、教师组和学生组。
(1)医疗组:负责晨检统计报告及发热者的接收、登记,并做好全校师生的个人防护工作。
组长:zz
(2)消毒隔离组:负责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和监测技术指导等工作,配合市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接触者的排查工作。
组长:zz
(3)保卫组:一旦疫情发生,校保卫组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值班人员,按甲型h7n9流感领导小组的指令,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进行警戒,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隔离。
组长:zz
(4)后勤保障组:保障后勤物资的供应,按照甲型h7n9流感的防护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等防护用品,以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组长:zz
(5)教师组:负责做好教工的宣传、预防培训和疫情报告工作。
组长:zz
(6)学生组:负责做好学生的宣传、预防培训和疫情报告工作。
组长:zz
常态管理下由分管校长、分管科室学生工作处、医务室具体负责甲型h7n9流感疫情日常防治工作。甲型h7n9流感疫情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组长亲自指挥。
四、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一)流行期间疫情发生前的预备
1.启动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的通报。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晨检工作。每天由班主任7:50上报各班缺勤情况,并查明缺勤原因。对因病缺课者进行登记汇总报告学生工作处(或医务室)并跟踪观察,根据情况变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晨检结果每天中午9:00以前由保卫处副主任徐德松老师报中心校。
2.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
3.做好教室、图书室、食堂、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根据教育局和卫生疾病控制部门的防控意见指导本校的防控工作。
(二)发现甲型h7n9流感疫情报告流程
1.发热处理流程。发现发热患者要向校学生工作处(或医务室),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到相关指定医院就诊,按发热报告流程(校长--中心校)处理。
2.有疑似症状处理流程。发现不明原因发热或如有发热≥38℃ 上感症状 接触史等疑似甲型h7n9流感症状者,相关知情教师或部门应立即通知学生工作处(或医务室)和校长室,并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学校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应启动本预防应急预案,立即电话向中心校报告、并在2小时内用书面形式向教育局、卫生防疫站报告,同时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并在上级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3.有疫情报告流程。发现甲型h7n9流感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按着疫情报告流程(校长--防疫站--中心校--教育局)报告相关部门。
田梧二中校长室
篇2: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5)
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五)
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能力,减轻、消除甲型h1n1的危害,保障全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
一、指导思想:
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甲型h1n1流感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影响,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甲型h1n1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甲型h1n1流感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甲型h1n1流感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全日跟踪检查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午检,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床铺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园长)
副组长:**(副园长)
组 员:**(保健医生)**(年级组组长)
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全园教职员工进行专题培训,向家长下发《告家长书》,并通过幼儿园宣传栏、网站等途径向家长讲解了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3.加强全日跟踪检查工作
幼儿早晨入园,保健医生和值班教师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保健医生在大厅的晨检时间延长至九点半,同时增加对托班、小班幼儿的观察次数,甲型h1n1流感流行季节坚持用电子测温计测定幼儿的体温。幼儿进班后班级教师进行二次晨检,同时班级教师要做好幼儿餐前、午睡过程中、起床后身体状况检查,有可疑病症,立即向校医回报并通知家长劝其带领孩子到县疾控中心确诊。
4.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教师每天要做好卫生清理工作,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教室地面、窗框、茶杯架、门把等处清洁液擦拭消毒,厕所用洁厕灵刷洗消毒,可下水玩具用84消毒液浸泡,餐具、茶具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如被褥、图书等置于日光下暴晒。流行期间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和时间。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6.做好防范措施
带领幼儿多进行或户活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能力。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为幼儿平衡膳食营养,多提供蔬菜和瓜果,膳食做到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7.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
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坚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利用图片、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8.控制集体活动
对有患儿班级进行活动、场所限定,避免到附属用房等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提醒家长少带幼儿去人群聚集地。
9.启动应急预案
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通知家长或由保健医生负责带到疾控中心就诊。
10.严格进行患儿管理
病愈返园必须持县疾控中心防保科开具的《痊愈证明》,在保健医生检查确系正常后进入幼儿园。
11.实行日报告制度
完善甲型h1n1流感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行日报告制度,“分层管理,及时落实”。教师每天了解缺席幼儿情况,对患病儿童缺勤调查、班级消毒等工作有详实的记载。班级教师发现病情及时与保健医生联系,保健医生发现可疑病情及时向园长回报,园长发现病情蔓延立即向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等有关领导汇报。
篇3:幼儿园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
幼儿园关于h7n9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1.积极预防
园领导每日进行卫生大检查,各班每天对教室、寝室、洗手间、户外活动区、幼儿各类生活用品、玩具等进行清洁消毒。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安全应急预案
3.开展健康教育
首先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有关h7n9禽流感的知识培训,再由各班老师对幼儿进行卫生知识教育,教育幼儿讲卫生,如何远离病毒。
4.对家长进行宣传
发放致幼儿家长一封信,宣传h7n9禽流感的有关知识,并教育家长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5.对患病幼儿提高关注
一旦发现幼儿发热、咳嗽,便督促家长积极带领幼儿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并跟踪联系。
6.做好记录
每日晨检、午检、消毒、患病幼儿情况,要求各班老师认真做好记录,并每日报送园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