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垃圾收集与处理工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垃圾收集与处理工作,确保垃圾的及时处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辖区内的垃圾收集与处理工作。
3职责
3.1保洁主管负责垃圾回收工作的组织、检查和监控。
3.2保洁班长负责协助主管巡回检查垃圾回收工作的完成情况。
3.3清洁工负责具体实施垃圾回收清洁工作。
4作业规程
4.l清洁工应依照规定时间进行小区垃圾的收集。
4.2工程垃圾的回收
4.2.1瓦砾、碎砖、灰渣等坚硬的工程垃圾应用斗车或其他装运工具运送到小区指定地点倒放,禁止倒在垃圾中转站内。
4.2.2路面灰尘、泥沙等粉尘性垃圾在运送途中应加以遮挡,防止垃圾掉落或飞扬引起二次污染。该类垃圾一定要倾倒在小区内指定地方,禁止倒入垃圾中转站。
4.2.3废弃的涂料、油漆等流质性垃圾在运送途中要注意容器的封闭,防止溢流污染路面。
4.2.4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要拣出分类单独存放一处。
4.3生活垃圾
4.3.1梯间清洁人员在清洁梯间时,少量的垃圾可倒入门口的垃圾箱内,量大的垃圾应直接运送到小区内的垃圾中转站内。
4.3.2路面清洁人员在清洁路面时,应将收集的少量垃圾直接倒入附近的垃圾筒内下列情况下,禁止直接倒入垃圾筒内:
a)没有容器装盛的流质垃圾;
b)住户扔弃的大件垃圾;
c)一次能把垃圾筒装满的垃圾;
d)清洁沙井内的垃圾;
e)其他不宜装进垃圾筒内的垃圾。
4.4垃圾筒的清理
4.4.1保洁主管应安排固定人员专门回收运送垃圾筒内的垃圾。
4.4.2固定垃圾运送人员应巡回的收取垃圾筒内的垃圾,保证垃圾筒内呈半空状态,方便住户使用。
4.4.3回收垃圾筒内垃圾时,应先将垃圾筒内的胶袋提出放进垃圾车内,再重新铺好新的垃圾袋。
4.4.4铺垃圾袋时应将垃圾袋口完全张开,袋口反卷5cm折贴在垃圾箱外沿,再盖紧垃圾筒盖。
4.4.5将垃圾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存放。
4.4.6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应拣出分类存放。
4.5有回收利用价值垃圾的处理
4.5.1垃圾运送人员对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应及时拣出并分类存放。
4.5.2将回收存放的有价值垃圾汇总存放后应每月出售一次。
4.5.3出售回收垃圾时,垃圾中转站当值保洁员、保洁班长和二级财务人员应同时到场。
4.5.4所得款项由财务部人员直接收取,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4.6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处理
4.6.l垃圾中转站应设置在不影响小区环境的地方。
4.6.2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应每天清运一次(委外进行),期间如垃圾较多影响垃圾存放时,保洁主管应及时通知承包方清运。
4.6.3垃圾运送人员应负责垃圾中转站周围的卫生,保证垃圾中转站里的垃圾存放齐整,地面无散落的垃圾。
4.6.4垃圾运送人员负责每天一次冲洗垃圾中转站地面。
4.6.5每天应对垃圾中转站进行一次消杀工作。
4.6.6垃圾中转站的卫生
具体标准:
a)地面无散落垃圾、无污水、污渍;
b)墙面无粘附物,无明显污迹;
c)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d)所有垃圾集中堆放在堆放点,做到合理、卫生、四周无散积垃圾;
e)可作废品回收的垃圾应另行存放;
f)垃圾站应保持清洁无异味,每天应定时喷洒药水,防止发生虫害;
g)按要求做好垃圾袋装化。
4.7保洁班长应按相关作业标准检查清洁工的工作情况,并将检查情况记录于每天工作检查表中。
4.8保洁主管每周至少一次检查垃圾中转站的运作情况,并将检查情况记录于每周工作检查表中。该检查表连同相关的工作记录应由部门归档保存一年,作为清洁工的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5记录
6相关支持性文件 《卫生消杀管理作业规程》
篇2:公共区域乱放垃圾(业主要求上门收垃圾)解释口径与处理流程
公共区域乱放垃圾(业主要求上门收垃圾)解释口径与处理流程
一、情况描述:
1.业主经常在电梯前室等公共部位乱放垃圾,长时间没有清理或员工发现劝止时,业主表示:“我交这么多的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应该将垃圾清理走;
2.业主交了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应提供“上门收垃圾”服务。
二、解释口径与处理流程
1.操作层员工(保洁人员、物业管家、安管人员、工程电工等)工作过程中发现楼层公共部位有打包的生活垃圾放置的,在进行拍照存档后,第一时间先将垃圾清理至负一层生活垃圾桶内,知会物业管家“家访”相关业主,做好沟通与规劝工作;
2.物业管家“家访”业主时说明:z保洁人员为每一个梯间配备一名,比大多数小区的保洁人员配置要高,其日常保洁一般是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的工作过程,如业主都将生活圾放置在家门口,待保洁人员保洁到该楼层时,生活垃圾产生的异味及污水等已严重污染环境,故希望广大业主能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居住环境,将生活垃圾妥善打包后放置至负一层的生活垃圾桶内;
3.如管家“家访”无效后,环境主管与客服主管登门拜访业主:拜访过程中除了说明管家“家访”的内容外,重点说明以下内容:个别的低层老旧小区,居民将垃圾放置在门外,虽然有人员定期收集,但放置的生活垃圾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老鼠乱窜、蚊虫遍地,z小区的生活垃圾放置点统一设置在负一层,只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生活垃圾放置点引致的臭味、鼠患、虫害等二次污染与次生影响。希望广大业主能共同爱护好我们的家园,将生活垃圾妥善打包后放置至负一层的生活垃圾桶内;
4.经以上沟通无效的,物业经理登门拜访,听取业主的意见,向业主解释《业户手册》、《临时管理规约》的相关条款:(《业户手册》第二章第十一条;《临时管理规约》第三章第十七条。)情况严重的,经请示物业总经理同意后可考虑在公告栏不指名公布相关违章行为并附上违章照片。
5.经以上沟通均无效的,向物业总经理汇报相关情况,由物业总经理登门拜访。
篇3:物业知识教材:垃圾分类处理
物业知识教材:垃圾分类处理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而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00吨,目前面积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1.16一吨,是1979年的4倍。
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变成填埋场?占地60公顷,日处理量为2000吨的阿苏卫填埋场仅能处理北京六分 之一 的垃圾,且在第11个年头就会被填满。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
此外,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地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他们埋掉或烧掉,我们将来的子孙在哪里生存?
难道我们对待垃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对于一向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并不陌生。也许你还记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废品的情景: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布头,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 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业提供了原料。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也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
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
居民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而且,在这里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
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圆,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是很小的一个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5亿美圆的财富。
垃圾分类不仅是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时尚,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在巴西,许多社区都实行的垃圾分类,这位市长把市政大厅正门口的分类垃圾箱作为该市的荣耀。而附近的二十多个海滩,分类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菲律宾的一些地方,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清洁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垃圾分类是这个运动中的主要内容。
不管穷国还是富国,垃圾分类都在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着方面曾经世界领先的中国,这好的传统却几乎丢失了。
别人向我们学会了捡,我们却从人家那里学会了扔。 我们的生活好了起来,我们便不再吝啬卖破烂换回的那几毛钱,宁可把它们当垃圾扔掉。勤俭节约,废物利用,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似乎已经被遗忘。
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这一座座的垃圾山不都是我们一家一户亲手堆起来的吗?
我们又是垃圾的受害者,这些垃圾山吞噬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后果是要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来承受吗?
我们更应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来战胜垃圾公害。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间组织地球村的帮助下,从这天起开始垃圾分类。最初的分类桶是家委会成员用省下的年终奖购置的。分类后的垃圾由家委会联系的小贩和企业来清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居民们从未中断。
作为民间垃圾分类的小小的火种,大乘巷居民的行动燃发了许多公民的热情,97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大学、中小学以及一些退休老人相继进行垃圾分类尝试。在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和一位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女博士的帮助下,这些"手拉手地球村"的孩子们还用回收换来的钱建立了一所学校。
市民和孩子们的行为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宣武区环卫局率先行动,于97年秋开始宣武区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试点工作。宣武区文明办和街道以及民间组织地球村给予积极配合。
99年4月23日,宣武区白纸坊的建功南里小区社区像过节一样热闹,中国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正式启动。从这天起,居民将改变垃圾混扔的方式而按照有机类,无机类和弃土类分类投放,政府环卫部门改变混运的方式而分类清运,分拣和回收。它意味着在这里丢失多年的老传统,终于被拣了回来。
在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有人曾经把垃圾比喻成放错地方的资源。让我们到宣武区再生资源分拣站看一看,垃圾一旦回到应有的位置,会有什么样的用处?
每天被我们丢弃的可乐瓶和被称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属于高分子聚合有机物,如果埋在地下的话,就是100年200年也烂不掉,它还会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种的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扔掉各种各样的废塑料。废塑料处理后还可制成纽扣、笔筒等用品。废塑料也是炼油的好原料。有人曾经形象地将它们比作"二次油田"。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在回收站,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废纸被送到这里,包括这些不起眼的小纸片......我们知道,好的纸张是用木材造成的,一吨废纸可再造700公斤好纸,可少砍17棵大树,还能减少生产纸浆过程中的水污染。
可是由于我国废纸的回收率还很低,只有20%左右,每年不得不大量进口废纸 仅96年就进口废纸137万吨。大家也许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洋垃圾"事件,那一船洋垃圾就是打着进口废纸的旗号混进来的。
洋垃圾被赶走了,却留下了反思,我们为什么要从别的国家进口废纸来做造纸的原料?为什么我们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废纸,而是听任他们混在垃圾里埋掉或者是烧掉?中国的林木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中国的江河湖泊已由于早制的污水排放而严重污染。如果按照每人每周扔掉各种废纸平均半公斤的话,那么仅北京一个城市一周就要扔掉废纸6000多吨。
中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我们过去回收废物,或许只是受贫困经济制约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渐富裕的今天,我们回收废纸,则是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所捡回来的不止是一张张的废纸,那是我们的子孙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就连那种被成为微型杀手的废电池也是可以被化害为利的。在这个不起眼的照相馆,我们看到这样的废电池回收箱。而我们生活中用的电池,一般都含有汞或镉等有毒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如果留在地下就很容易通过雨水的淋溶,进入到地下水当中。
这种污染是很难排除,生物学半衰期大概是30年,也就是你30年才能排出一半。因此这个对人的危害特别大。废电池里含有多种有用的金属矿才,回收利用的价值很高。
正因为废电池有严重的危害和特别的回收价值,许多国家严禁它们在与垃圾混置,日本的社区专门有这种黄色的桶,将纽扣电池等分别投放。
从97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学生也行动起来,自发自觉地分类投放和搜集废电池,人民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还帮助京城一家连锁店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
作为对公民运动的积极回应,北京市环卫局成立了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点,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你知道什么是生物类垃圾吗?生物垃圾就是剩饭生菜,蛋壳果皮,采帮菜叶一类的厨房垃圾 。这些看似无奇的废物可以作什么呢,原来它们却可以用来制造很好的有机肥料。像槐柏树小区里这台大纳梦生物垃圾处理机,就可以将生物垃圾烘干,粉碎,制成高效的有机肥料。居民可以用它种花养草。
用他们施种出的蔬菜,比起化肥食品来,既安全又健康,在超市还挺受欢迎。生物垃圾通常占了垃圾总量的40%,如果他们都能变成有机肥,既省下用做填埋场的土地,又节约运送他们的车辆和能源,还防止他们滋生蚊蝇和细菌。有关专家商量建议政府在所有的小区安装上生物垃圾处理机并在新建小区建立处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