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1.目的
通过绩效管理,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断促进团队综合素质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同时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员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促进各项指标及时圆满的完成。
2.原则
2.1绩效导向原则:以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导向,通过部门目标的完成,促进公司目标的完成。
2.2全员参与原则:绩效考核的实施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
2.3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原则。
2.4不同岗位序列具体考核方式不同的原则。
2.5时限原则:绩效考评反映考评期内被考评人的综合状况,不涉及本考评期之前的状况。
3.绩效考核的应用
3.1促进组织绩效的持续改进。通过绩效指标的落实让管理者和员工明确公司的要求和岗位目标,并通过绩效反馈,促进组织绩效的持续改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2员工流动
3.2.1岗位轮换。根据岗位序列和员工职业生涯通道的建设,员工可按照岗位序列的设置进入岗位轮换,拓宽职业生涯通道。
3.2.2岗位晋升。按照公司职业生涯通道的设计,当公司出现新的职位空缺时,同时出现符合晋升条件的员工,可以通过竞聘或者考核的方式达到员工内部晋升的目的。
3.2.3员工降级/辞退。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符合降级条件的员工予以降级降薪使用,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予以辞退。
3.3员工培训。有效组织和开发培训资源。根据员工理想绩效目标,结合培训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员工实施培训,以促进绩效的改善。
4、被考核主体分类
根据公司岗位性质形式,所有员工分为管理类和基层专业类两种类型。
4.1管理类分为:经理级和主管级。
4.2基层专业类分为:班长、员工级。
5.考核周期
5.1根据岗位职级不同实施不同的考评周期,主要有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度考核;
5.2绩效考评周期为自然月、季、半年。
6.考核方法、考核主体、考核指标与权重的设计
6.1考核方法是指针对被考核对象所采取的考核方式、考核主体、考核指标和权重。
6.2考核主体指对被考核对象进行考核的人。
6.3由于被考核对象的工作性质不同,工作业绩表现形式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被考核对象,考核方法也不同。
7.绩效工资的组成
7.1绩效工资组成部分
7.1.1经理级绩效工资标准按照集团规定的薪酬制度执行。
7.1.2主管级绩效工资分为:全勤奖和绩效奖金。
其中:全勤奖为50元/月,绩效奖金标准按照集团规定的薪酬制度执行。
7.1.3员工级绩效工资分为:全勤奖和绩效奖金。
其中:全勤奖为50元/月,绩效奖金按岗位不同发放。
7.1.4说明:
全勤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