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引起发病。因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流行,做好管理不仅对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控制社会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学校领导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保健工作并由疫情报告人,具体防治制度如下:
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二、有计划地改造学习公共卫生设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三、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监控与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定晨间制定,做好晨检,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给学校相关部门,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做好疫情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卫生室、学校领导。
四、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
五、学生患传染病愈后,必须持有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宣传窗、班会、讲座、板报、广播等途径,经常性地对家长、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
七、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
篇2:学校预防传染病日控制度(3)
学校预防传染病日控制度(三)
1、为了防止传染病在校园的流行,班主任每天应密切注意、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劝其就医并在家休息,并在第一时间内与家长联系。
2、卫生老师每天7:30前巡视个班学生情况,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有38度以上高热,必须迅速劝其就医,并在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家长联系。
3、班主任如在8:00前发现班级有学生未到校,必须及时做好随访,并与卫生室做好登记工作。
4、卫生室必须对病愈后回校的教职工或学生先进行体温测量、检查病历,确诊病愈方能入校。
5、校内如有医院诊断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卫生室必须当日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并每日对缺勤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如有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和教育局有关部门。
上海市**学校
篇3:中学食品、传染病预防、化学试剂(品)、医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中学食品、传染病预防、化学试剂(品)、医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未开设食堂,不提供课间餐,要教育学生不购、不吃“三无”变质食品,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预防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2、由校医室带头,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教育工作,各班要按划分的卫生包干区和卫生清扫制度,搞好卫生清扫、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学校要根据需要添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预防药物,发现传染病病例,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同时采取正确的隔离、观察、洗消措施,及时就医,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3、学校化学试剂(品),由化学实验室的专人实施安全管理,建立化学试剂(品)的购买、贮存,使用登记制度;购买正规渠道的合格试剂(品),失效试剂(品)要及时妥善清理掉,杜绝外流;化学教师应认真组织开展化学实验,指导学生正确安全的进行实验操作。
4、学校医用药品,由校医实施安全管理,建立医用药品的购买、贮存、使用登记制度;购买正规渠道的合格药品,失效药品及时妥善清理掉,杜绝药品外流,正确安全使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