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z6尊龙app官方网站

2058

  附属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的防治技能和报告意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新分配的医务人员,预防保健科与科教科配合进行岗前对传染病防治、疫报程序和个人防护等技能的培训。

  二、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院内感染。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四、报告程序、方式与时限: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好送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对乙类、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好送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

  五、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首诊医师一旦发现传染病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要及时报告,并填写报告卡(按照国务院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送到保健科按各类传染病疫报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对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或疑似病例,都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要求进行管理处置,并按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或某种传染病暴发时,按医院的规定预案执行,并按疫情报告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属地疾控中心。

  六、门诊要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认真做好传染病病例登记及转诊工作,并积极协助疾控机构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七、对住院的传染病病例按院感科规定,做好隔离、消毒及个人防护措施。医疗用品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对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场所要认真彻底有效的进行消毒,医疗器械也需进行消毒或消毁。

  八、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漏报,按各类传染病疫报时限进行报告,并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不认真执行者按医院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执行处理。

  九、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死亡病例进行网络直报的规定。临床死亡的病例,经治医生要按时限(7天内)及时填写死亡报告卡,要如实填写死亡的根本原因。防止传染病死亡病例漏报或因此致传染病散播。

  十、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实行,原有关规定与本制度有冲突的以本制度为准。

  附件: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处理机制与报告流程

篇2:e中学传染病防控制度

  e中学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

  一、传染病防控制度

  1、学校做好晨检。发现异常,立即排查。如发现传染病早期症状(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及时上报,并做好检查记录。学校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及时了解,追查病因及时掌握情况。

  2、学校对每日的消毒、通风等防控工作,进行检查落实。

  3、学校对防控人员、防控物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落实到位,及时掌握情况。

  4、如有发现同一班一天有1例或连续2天有3名学生患病的应及时上报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5、如有多名学生(3人以上)发现不明的高烧,呼吸急促、腹泻等症状时相关学部(或年级)要及时上报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6、医务室应在第一时间将疑似病情的学生电话上报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6292540)。

  7、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上报防治领导小组组长。

  8、组长有权启动任何级别应急预案,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救援组、救护组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9、医务室有权立即隔离师生,诊断排查,并对现场消毒,开窗通风。

  10、领导小组及时与当地医院联系,对疑似师生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

  11、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应立即会同各学部对整个校园进行彻底消毒。

  12、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该立即开展工作,深入细致调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上报领导小组。

  二、传染病报告制度

  校委会责成政教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普法教育,并要求卫生队执业医师严格执行该法,做一名医德医风高尚责任感强的医生,严令卫生队有义务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任何人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迟报、谎报。执业医生必须做到:

  1、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的登记工作,填写专卡和传卡,要项目齐全、字迹清楚,详细记录学生情况,不得有缺项、漏项。

  2、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须在两小时内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乙类及丙类传染病须在六小时内报告。

  3、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诊医生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

  4、小组办公室必须每日定时对门诊日志进行一次检查核对。

  5、医院防保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按要求时限网上直报。

  6、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甲、乙、丙类传染病不按要求,瞒报、缓报、谎报,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和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本制度自20**年9月1日起实施

篇3:学校预防传染病日控制度(3)

  学校预防传染病日控制度(三)

  1、为了防止传染病在校园的流行,班主任每天应密切注意、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劝其就医并在家休息,并在第一时间内与家长联系。

  2、卫生老师每天7:30前巡视个班学生情况,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有38度以上高热,必须迅速劝其就医,并在第一时间与班主任和家长联系。

  3、班主任如在8:00前发现班级有学生未到校,必须及时做好随访,并与卫生室做好登记工作。

  4、卫生室必须对病愈后回校的教职工或学生先进行体温测量、检查病历,确诊病愈方能入校。

  5、校内如有医院诊断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卫生室必须当日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并每日对缺勤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如有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和教育局有关部门。

  上海市**学校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